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学科“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5-06-06 15:30
 
一、   “十二五”发展情况
(一)   总体建设情况
【对比“十二五”学科规划设定的目标描述本学科的建设情况】
根据学校“十二五”学科规划发展需要,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环境的战略急需,更好地为国家、社会、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体系,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础上,bet365官方洲版,于2014年9月16日学校发文(华电校人【2014】12号)开始组建成立。
环境与化学工程系主要包含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应用化学”,以及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环境工程”这两个具体学科专业;按照学校“十二五”学科规划设定的目标,在发挥我校特色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制订了“应用化学”及“环境工程”两个学科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大纲,规划了实验室建设、特色课程设置、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等学科发展方案,进一步凝练了学科建设方向,汇聚优良学科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在环境与化学领域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电力环境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系主任王祥科教授,注重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在学术论文发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成果,其本人作为通讯作者在SCI学术刊物如Chem. Soc. Rev., Environ. Sci. Techn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80篇,邀请综述10篇,IF>4的论文120多篇,5年来所有论文他引7000多次,被引用超过100次的论文24篇,28篇论文入选ESI化学、环境和工程领域高被引论文,在专业学术领域有4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研究论文,H因子为62。王祥科教授本人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持并承担国家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等课题,使学院学科影响力在同类学科学校中实现重大突破与跨越式发展。
由于学院刚刚筹建,目前仍然面临师资队伍不足、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有限等具体问题,学科建设工作仍处于完善扩充阶段,仍需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在未来五至十年学科总体建设水平达到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的一流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
 
(二)   兄弟单位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本学科具有可比性的兄弟单位的发展情况,从中选择拟调研的单位,并进行重点描述。】
bet365官方洲版组建不到一年,本着向国内一流大学学习的目标,依据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专业学科发展顶层设计,在“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建设调研方面,选取了国内设置有环境和化学专业、且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和研究院所,进一步做好学院的“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论证工作。调研主要兄弟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和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四所兄弟院校在“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学科建设方面各有特色,通过调研能够总结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设情况:
1)学术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每个学科方向遴选1位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术带头人,1-2位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副教授为学科骨干,每个学科骨干下面有若干名职务、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助手。团队学科带头人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和高度的责任感、凝聚力,能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同时,学科骨干具有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富有奉献和协作精神,能为本学科的发展共同奋斗的要求,以该学术团队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任务,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跨域式发展的保证。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其重要体现是学科方向、学科基地和学术成果。科研立项、课题经费、论文﹙检索﹚论著、发明专利、科技奖项以及其他各类成果的获奖等是本学科重要的学术成果的标志。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和学科基地的自身条件、紧密结合国家和政府决策需求,与相关学科、其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做强、做大学科方向、积极寻求科研增长点,不断提高科研实力和学科专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起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申报横向课题,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管好、用好仪器设备,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实践教学基础,不断将学科建设的进程推向更高的台阶;在若干应用研究成果基础上,注重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提高对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可的掌控能力,通过学科科研建设与社会服务功能之间的不断反馈,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为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注重教学与人才培养。建构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专业特色和评价体系、实训实验基地、文献资料、研究所(室)等)。研究揣摩教学内容、教育思想和观念、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有机结合并将科研成果合理、及时的融入教学进程;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实践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逐渐从传递性教学向探究性教学转变,实践教学逐渐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和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创新性实验转变,毕业论文从模仿性训练向研究性训练转变,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编写讲义和出版教材和辅导资料提升教学水平。
二、   学科调研情况
(一)   被调研单位的学科情况介绍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于2003年正式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环境学院以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综合性基础研究与应用性基础研究为对象,集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于一体,培养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领域急需的科研技术与管理人才,并探索与开发研究国家急需的、以中国生态问题和区域环境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污染防治的理论和方法。
环境学院下属“二系七所”,即环境系统工程系和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以及水环境研究所、水生态研究所、湿地研究所、生态模拟与城市生态研究所、土壤环境研究所、环境评价与管理研究所、水质控制工程研究所。学院拥有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在职教授20人,兼职教授(含客座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34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等;岗位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10人,以及25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梯队。
在学科上已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环境预测与污染控制相结合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体系,其中,环境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国家授权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流域水环境过程;土壤污染诊断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模拟;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水污染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经济分析与生态价值评估;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等。软硬件设备齐全,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良好条件,在国内同行中处于一流水平,并在此领域里做出了贡献。
(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于1999年1月组建而成,覆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与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学院设有环境能源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化学化工系、环境科学系、汽车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及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学院有教职员工共112人,其中教授27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9人,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人。学院共有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拥有多个仪器设备先进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实验室。
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热能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应用化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热能工程、物理化学、制冷及低温工程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环境工程和动力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予权,同时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汽车工程和制冷空调及其自动控制专业)4个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
学院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建筑物技术,环境催化,大气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污染控制化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在科技成果与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搞好基础研究的同时,优先支持环境与能源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学院学科发展建设。
(3)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天津大学理学院创建于1946年,下设化学系。在2013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在连续三轮的学科评估中实现“三连冠”,连续十年保持全国第一,进一步彰显了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为落实“2011计划”精神,以天大化工学科为主体,充分发挥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学科优势,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国家首批正式认定的14个“2011计划”国家级战略科研平台之一。院系建成了化工领域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培养体系,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新技术推广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院系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中心,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现设有化学实验中心、天然高分子研究所和现代材料物理研究就所,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1996年教育部在学院建立了“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该基地在2004年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验收。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物理实验中心为天津市优秀实验室,化学化工实验中心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院系重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影响国计民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提高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2070篇、EI收录论文1972篇,申报发明专利1073项,授权发明专利566项。在发表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发表论文的质量明显提升,在国际期刊Top一区、二区发表论文1053篇。在大型填料塔分离技术、医药结晶技术、生物加工技术、新型催化剂与反应技术等多项成果处国际先进水平,在相关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25项。成功举办“绿色化学科学与工程国际高端论坛”、“2012太阳能电池材料国际研讨会”、“2012年等离子体催化与能源材料应用国际研讨会”、“2013年计算催化及能源化工国际研讨会”、“2014年计算材料及其在催化和光电领域的应用国际会议”、“2014年等离子体催化与能源材料应用国际研讨会”等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提升了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促进了与世界著名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4)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成立于1949年,由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基础化学部等组成。化学化工学院与校直属煤化工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实力很强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工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化学化工学院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20人,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学科研人员54人;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等学科可以招收博士生,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等硕士点。
化学化工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条件,现有实验用房近300间约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1000万元,其中2001年投资300万元建成的化工基础实验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在国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领先水平。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整个教职工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近五年来,获得国家 “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5项。
(二)   被调研单位的成功经验
【阐述他们在学科建设目标的确立(学科定位)、重点方向的凝练、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1)学科建设规划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在学科、专业的重组、整合的基础上制定并组织实施学科、专业中长期建设规划,着重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新专业的建设力度。学校按照天津市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支持本科教学的学科等不同的层次加强投入和建设。学科专项经费以向重点学科倾斜为原则,重点学科的投入占70%,而其他学科只占30%。
2)学科科研平台建设
依托平台,整合资源,以特色形成优势,以优势巩固特色。在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形成较大跨度的交叉和融合,增强学科的整体优势,一方面谋划科研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化工实验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技研发平台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创新人才,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立足学校现有基础,按授权学科设立学科建设协调小组,统筹与指导本学科建设工作,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
3)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科平衡发展
为保证学科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加大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力度,大力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从教师进修、学历培训、各种教学竞赛及评估工作、加大教学、科研资助力度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政策,调动全校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科研资助方面,除了正常的配套经费和学校每年从财务预算中用于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外,几乎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都有奖励。同时,学校还采取发放科研津贴调动老师的科研积极性,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除了按1:1的配套资助以外,还按照1:1的比例发放科研津贴;科研资助力度上,采取向发展学科倾斜的政策,以平衡优势学科及新兴学科之间的差距,实现学科的整体协调发展。
4)本科生培养
根据办学特色及社会人才需求分析、预测,确立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办学专业结构比例及学科发展层次,确立本科生、专科生以及成人教育的发展规模。在学科结构上,确定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综合性学科的发展比例。在专业结构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学科范围,分阶段教学,加强基础,按需分流专业方向,因材施教,双向选择,增强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
5)研究生培养
 ? 培养目标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重视综合素质、科研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并根据实际需要和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
 ? 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研究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应逐步将通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和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方式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允许研究生按导师要求灵活分段完成学业,
 ? 博士生培养:建立开放的博士生培养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方式与国际接轨,努力使博士生教育形成国际化氛围,增强博士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6)青年教师培养
 ? 坚持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传统,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及素质,重视在岗教学培养。坚持听课制度,形成一个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促进和约束的机制,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不断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 提高中青年教师科研水平,重视科研团队跟带建设。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融入现有科研团队,发挥所长,提升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阶梯式团队建设建设理念,提高团队考核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团队的国内外科研学术竞争力,为团队中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 鼓励中青年教师发表文章,积极申报各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养优青、杰青。中青年教师是高校学科和科研建设的中流砥柱和新生力量,通过团队管理,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成果产出速率和水平,提高中青年教师在国内外的竞争力,积极申请国家重大纵向科研项目,并不断对科研成果进行凝练,为国内外高级人才称号的获取提高坚实的基础。
7)教师引进人才制度
教师人才引进施行团队制。由团队负责人提出用人需求,经系主任同意,学校最终审批。施行按需团队负责制教师引进,最大限度让青年教师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快速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服务学科建设发展。
8)学科资源配置
围绕学院不同教师、不同团队、不同研究方向和学科任务发展目标,高水平学科论文发表、纵向科研项目申报能力几个重要学科评估指标方面,按绩效及发展规划统筹配置研究生招生指标、实验办公科研用房、科研经费等学科建设资源,形成特色学科发展愈优,新兴学科发展愈快的良好趋势。
(三)   我校的优势与不足
【结合调研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找出本学科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哪些经验具有参考意义,哪些经验在我校暂时不具备实施条件。】
由于学院刚刚筹建,目前在师资力量、实验室经费投入、本科生教学培养、研究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和现有同类高校同类学科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但“电力”行业特色是我校的最大优势,并且学校在环境化学领域引入了黄国和、王祥科等一批千人杰青高被引科学家,在相关学术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及特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在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学科发展资源后,定能取得学科建设跨域式发展。
三、   “十三五”规划思路
(一)   总体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
【经过调研确立的“十三五”学科发展目标、学科定位和建设思路】
1)学科建设发展目标提高特色学科排名和专业竞争力,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在五年内争取学科进入国内高校前十名。华北电力大学作为行业型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升交叉学科协同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学科水平。学科建设承载着创新队伍的主体要素、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客体要素、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要素三者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也是推进交叉学科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保证我校后来者居上,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现有学科格局中,开拓出一个属于华北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学科的特色发展领域。
2)学科建设定位:立足于发展实际情况,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竞争潜力的学科专业方向。建立重点学科发展平台,逐步形成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的学科队伍,在本科生培养上,从学科层次定位、学科结构定位、学科功能定位上建立起一套专业特色学科育人培养体系。同时,深化研究生学位点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层次。
3)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学校学科规划提出的“大电力”特色为建设准绳,以华北电力大学“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校重点建设学科评审指标为指南,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指导思想,制定好“十三五”学科发展建设顶层设计规划,按照"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提高科研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校环境科学发展建设为重点,立足内涵建设,大胆创新,稳步发展。
 
(二)   有关建议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通过调研和比较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和改进措施】
1)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五”期间,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具体为:2015年末应用化学学科教学科研团队达到专任教师8名左右,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或培养对象,3-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5名院级学科带头人,并力争建设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科队伍呈现出学科带头人领军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坚力量科研水平快速提高,骨干教师的地域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良好局面,以满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拟采取的主要具体措施包括:
      ?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从学科建设的大局出发,针对学科的现状、特点及需要,采取灵活和务实的人才引进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鼓励教师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出国进修、访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拓宽培养渠道,形成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境)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从教学、科研等多层次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严格选拔制度,实行滚动竞争,对入选各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研究经费上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着眼学科建设的需要,加强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工作。悉心培养、倾心支持学科带头人,以必要的物质待遇和高尚的精神激励,引导他们在科研活动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用好现有人才的关系,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重视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专项基金,有计划选派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取经学习,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到兄弟院校申请硕士生导师资格,并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积累硕士生培养经验,为以后学院“十三五”期间申报硕士点、博士点奠定基础。
2)强化科研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以提高科研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华电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使本学科达到具备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水平、能力和条件,能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任务,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优势,做强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力量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拟采取的主要具体措施包括:
增强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定期召开学科建设会议,定期检查各方向的学术研究情况,围绕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积极组织各类课题的申报,督促在研课题的研究,增强科研的针对性。
?  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科梯队。
?  突出科研的前瞻性。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选准方向,凝聚力量,加强资源整合和学科交叉;鼓励本学科教师多出原创性成果和高水平成果。
?  注重科研的创新性。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申请专利和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
?  追求科研的持续发展,注重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创新人才,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  构筑学术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广泛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学校兼职、访问、讲学和研究,每年度邀请2-5名知名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扩大本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活跃学术气氛、激发科研热情。要求各学术团队明确学科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学科建设竞赛,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的事业中来。
?  加强科研实验室条件建设,改善科学研究的条件与手段。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满足从事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

        完善科研项目配套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和督促教师重视科研,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科经费的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加强质量监控,与学科建设绩效直接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上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