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思想主题讨论会
5月2日下午2:00,环境学院召开了第二次教育教学大讨论专题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小勇主持。
根据学院“大讨论”方案,本次会议讨论的议题是“面向全国,立足能源电力行业,研讨新形势下环境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会上,学院院长王祥科提出,当前国家经济增速减慢,电力需求放缓,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培养一批适应经济发展和电力规划的环境人才,环境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后大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纷纷发表个人看法和见解:
1、在高校的本科教学中,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对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新形势下如何激发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提高责任心,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特别是目前科研任务繁重,科研考核评价标准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教师的思想动态,为热心于专心于一线教学的教师制定与科研考核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机制,例如,提高本科教学的课时费和年终考核的赋分标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提高并严格把控本科教学的学时要求,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教学责任心,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新时代形势下培养出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跟电力专业的教育与行业的主动紧密结合相比,环境专业还缺乏对相关基本知识的整合,在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还不够,应该在“专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上有新的定位和思考。培养能适应跨专业工作的人才,强调跨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能够对电力专业以及环境专业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有所侧重。
3、加强环境化学相关基础教育,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基础课的总学时,适当减少专业课的学时,这样可以照顾到不同专业课对基础知识的需要,让学生有环境科学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环境学院在水资源处理、大气污染、环境放射化学及火电厂污染处理等研究方向具有雄厚的基础与先发优势,建议学院在这些方面整合相关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方向团队,进一步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做大做强。针对华北电力大学的“电力”大背景,结合当今世界发展清洁电力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的主流趋势,学院目前已经在核能环境化学、环境放射化学研究方向取得瞩目成绩,也建议学院在太阳能与风能电力环境问题研究方向开展调研,以应对将来可能面对的挑战。
4、在强化学生过硬的环境理论知识基础上,还应该增强学生环境治理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认为,首先,应优化与培养环境气象、水治理、土壤修复、核污染防止等人才相适用的课程设置;然后,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电力优势资源,加大环境学院的校企合作,开辟多层面(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学生实践工作,适当调增学生实践学分占比;最后,可以开展对毕业生的可持续培训,定期给他们传输最新最全的环境知识。
5、应着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工作的愉悦安心和致力于教育。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学校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时刻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党、团、工会组织应积极开展文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能在充满人文精神和学术气氛的环境中愉悦地工作和生活。拓宽教师成长平台,首先应坚持师德教育,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其次,应该为教师拓宽发展的空间,搭建成长的平台,加强与其它高校的交流和学习活动。借鉴其它高校先进的经验和理念。
6、希望学校对新来的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校内的帮扶小组,以对新老师的授课质量得到保证和进一步的提升。具体操作例如,遴选学校教学成果优异的老师,令其作为导师,和本专业教授课程相近的年轻教师一起组建一个教学团队,在团队中大家可以更加紧密的共享备课资源和交流授课技巧。
会上,各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围绕本次主题积极建言献策,马书记与王院长认真听取了发言,并强调学院各位教师要以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新形势下,环境学院应该立足于当前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需求,为满足国家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前沿课程,重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发展密切契合,毕业后直接为社会所用。要继续着眼于引进海外杰出人,加强我院人才队伍体系完整建设。此外,打铁也要自身硬,我们立足电力行业特色,加强环境治理研究的同时,深入电厂,加强产品成果转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环境人的力量。